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在村里开民宿的年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8 22: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山。


在四川西部贡嘎雪山脚下,隐藏着若干个零零落落的村落。


它们依山而建,四周群山环绕,与世隔绝。


蓝天、白云、雪山、绿草,对于城市人来说,这是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来说,这里宛若一个牢笼,离不开也走不出去。


阿布走出去过,2006年,他通过努力去了300公里外的成都读了大学。


但他又重新回到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柏秧坪村。


他有个在村里人看来十分荒诞的想法——把村民放牛养猪的野山打造成一个旅游地。


逆行且不被理解的还有成都姑娘阿娟。


2017年,这个城市姑娘决定和出生于四川阿坝州嘉绒地区的藏族小伙阿勇结婚,她请了一个长假跟随阿勇回了位于四姑娘山下的老家小金县,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破败的房子、石子铺成的路、背着竹篓的老人、在山上采野生菌的小孩。


这里的美景又让她着迷,海拔6000多米的山峰积雪终年不化,湖泊澄碧,牦牛在草场撒欢。


阿娟做过6年国际导游,去过48个国家,她觉得这里有着不输瑞士的绝美风光。


她想为这里做点什么。


几年的城市求学,让阿布明白网络的作用,他选择用网络为若丁山吸引游客,在能想到的各种网络媒体上发布着若丁山的图景。


2018年的冬天,山里下了一场大雪,阿布和往常一样,穿着自己的羊皮袄,带着自己的狗子,打开民宿的木门,开门的一刹,远处被大雪覆盖的高山,近处白茫茫的雪地一下子冲进眼帘。


他将这一幕发在抖音上,获得了43万点赞,2000多万次观看,一夜涨粉几万人。



相比较阿布的有意为之,阿娟最初更像是无意之举,她注册了一个名为“嘉绒姐姐阿娟”的抖音号,将在四姑娘山下的生活发在抖音上。


有时是晾晒完野生菌后的一段随性舞蹈,有时是站在雪山脚下的一段手势舞。


拍摄短视频一个月,粉丝涨了7万。


而后的故事,虽然充满艰辛和不易,但也很容易概括,他们通过抖音,让天南海北的人们认识了若丁山,知道了四姑娘山下的小金县,也带火了当地的旅游和农产品。


无论是阿布还是阿娟,他们是抖音众多乡村文旅创作者中的一员。



2018年,抖音公益项目“山里DOU是好风光”启动,通过文化+美景的助农尝试,扶植起一批乡村文旅创作者,以及他们镜头下的乡村美景。


2023年4月17日,抖音对外宣布“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全年将拿出千亿流量补贴,推动乡村文旅商家开启万场县域直播,辅之以乡村旅游数字新媒体培训课程,打造100个美好乡村打卡点,助力乡村文旅踏上视频化复苏之路。


而这也是一个契机,让我们从镜头之外,近距离接触这些身处大山中的乡村文旅创作者。


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短视频的助农价值,更看到了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力量。



1


走出去与走回来


人的许多选择,或许都可以回到少年时代,那里有许多故事的源头,也有很多不可磨灭的瞬间。


就像35岁的阿布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8年前的那个国庆。


阿布所在的村子临近海螺沟,村上的不少人都在景区附近讨生活。


阿布也不例外,他成绩并不好,又没有其他出路,便跟着父亲在景区给游客抬滑竿。那年他只有14岁,半大小子身体瘦弱,这又是个力气活,抬一趟,汗水便打湿了衣裳,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


就这样,他一干干了四年。


2005年国庆节,游客很多,他和父亲挣了几百块钱。


下午,景区下起了雪,他和父亲提前收工,每人买了一个锅盔,抱在怀里一边走一边吃。


父亲走在前面,他慢腾腾的跟在后面,雪不断下下来,落在父子俩身上。阿布无意间抬头看了眼前面的父亲,父亲走得很快,刚好阳光照进山林里,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气格外清晰。


或许四年抬滑竿的日子太过疲劳,也或许是少年在不觉间有了更大的野心,望着父亲身上的热气,那一瞬间,他有些愣怔,转而内心涌出一个感触,他想要改变现状。


故事的源头便在这里,一个山里的少年迫切想改变自己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未来也可能和他的祖祖辈辈一样老在大山的命运。为此,不管多大的苦,他都愿意吃。


他开始重新捡起书本,也开始不断做职业尝试。


他卖过手机、开过饭馆、开过酒吧,2008年他重新回到山下的老家,发现还是做旅游更适合自己,便开始做旅游领队。


彼时,川西的旅游线路同质化严重,同样的景点,同样的介绍词。为让旅游体验具有差异化,阿布在不断琢磨新的线路和游客体验。


野猪凼是村子附近的一座未经开发的山,原本是当地村民放牛养猪的地方,过去还有不少野猪出没。那里风景开阔,天气晴好时能看到远处的贡嘎雪山,夜里则有繁星万点。


阿布很喜欢这,年少时,他经常在饭后赶着牛来山上吃草,牛儿乖巧的时候,他便躺在山坡上看着蓝天,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一天晚上,他背着东西下山,走到半路,他停下来休息然后就看到天上的月亮,那晚繁星满天,月亮又大又圆,他心想,这么美的景色为何不让更多人知道。


年轻人的行动力总是快速又果敢。


为了推广这座不被人知的山,他先给野猪凼改了个名字,叫若丁山。


这源于他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诺丁山》,里面传递的爱与梦想深深打动了他,去掉言字旁,用一个“若”字代表了无限可能,也表达了他对梦想的追求。



然而,尽管游客对若丁山的景色很喜欢,但留不住人,往往当天往返就走了。


而留不住人意味着没有经济效益。


阿布打算创造让人留下的条件——在风景最好的山顶建一座民宿,把它打造成一个小众景点。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彼时的若丁山,除了有一个名字外,没有路、没有水,更枉提建房子的挖掘机、推土机,以及后续客人入住需要的无线wifi等现代设施。


村里人都觉得他疯了,“说我是瓜娃子,一天不干正经事,在什么都没有的山顶上修什么房子。”


“可我觉得,一个人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只要坚持下去,老天都会帮忙的。没有人支持,我就自己干,等干出成果了,别人自然会改变态度。”

阿布说。


阿布拿着打工积攒下来的3000块钱和一个小兄弟开始回归到最原始的方式,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来建房子。


两个人把三四米长的木材拴上绳子系在肩膀上,一点点拖上山。


耗时三个月,一个简陋的木头房子盖好了——四周是木头架子,房顶是白色的塑料薄膜。


与其说是房子,这更像是一个帐篷。


但房子修好的那晚,阿布还是很兴奋,他和朋友们在房子里点了火把表示庆祝,一下子把薄膜做的房顶熏黑了。


兴奋感并没有维持太久,由于没有基础设施体验很差,依旧没有人来。他们只能继续修房子,先修路,再拉电,并一边找水源。


这是一个极为漫长也艰辛的过程,他就像一只蚂蚁,一点点挪腾,一点点修建。


民宿通水的那一晚,听着水管中水流“咕咕”的声音,阿布激动地哭了,为了这处水源,他跑遍了整座山整整找了三年。


若你在2008年来过若丁山,时隔10年再次到来,你会惊讶,这里有完备的水、电,有硬件设施良好的民宿。


你也会十分惊讶,这个原本一无所有的野山,被一个年轻人耗费10多年的时间完全改变。


不过,阿布的烦恼没有完全解决,雪山在那、树在那、风景在那、房子在那,但游客数量还不算多。



2


都市与山村


若说阿布的烦恼在于人少,那阿娟的烦恼在于有了流量怎样能够承接住。


2017年10月23日,阿娟在抖音上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她穿着藏族服饰,在丈夫老家门前昏暗的路灯下跳了一段当时颇火的手指舞。


而后,她用抖音记录嫁到藏区的生活,制作黑山猪肉香肠、挖野生菌子、晒四姑娘山美景。


她在海外待了6年,见过夏威夷的草裙舞,学过非洲的传统舞蹈,所以在视频中会融入一些异域元素,增加趣味性。


或许是美景和少数民族文化一下子击中了网友,阿娟的粉丝长得飞快,短短一个月便到了7万,按照这个速度,阿娟推测一两年时间或许就能到百万粉丝量级。



阿娟性格爽朗,做事干脆。


有了预判后,她决定辞掉原来的国际导游工作,不再回欧洲带团,转而扎根在四姑娘山下的小金县,依托抖音来推广四姑娘山和藏区文化,并借此卖藏区农产品。


除了丈夫外,所有人都在反对。


一边是行走在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一边是进入藏区的贫困山区;一边是一年百万的收入,一边是未知不确定的未来。


但阿娟十分坚定:

“开始有种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自信,觉得我在哪里都可以做事业,在欧洲可以工作,在成都也可以工作,既然我选择的爱人在阿坝州,那在阿坝也可以干事业。


后来,我觉得凭借短视频,可能真的能为这个地方做些事情。”



阿娟先尝试出售了自家香肠。


临近年关,按照当地习俗,需要宰猪。这不是市面上常见的圈养猪,而是放在山中散养的黑猪。


在小金县丈夫的老家,阿娟第一次看到处理猪肉情景,院子里挤满了人,大家一边聊天一边用热水清洗猪肉,水中的猪肉鲜红而有弹性。


晚上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出现在餐桌上,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让从来不吃肥肉的阿娟颇为震撼,“和城市里的冷冻肉完全不一样。”


阿娟决定帮着家人把猪肉卖出去。


由于交通限制,鲜猪肉很难运输,于是阿娟提议将猪肉做成香肠,符合食品销售标准后,自己拿去线上售卖。


这批香肠很快售罄。


阿娟的第二个选品也很快找上门来。


当地很多农户将鸡散养在林间,散养鸡在山中长大,吃地上的虫子、植物,所以鸡蛋皮呈现绿皮。按照以往,他们会骑摩托车到市区或者景区售卖。


然而,城市人不认识,以为是鸭蛋,并且价格比普通鸡蛋贵,销量并不好。


一天,一个年轻藏族姑娘费尽周折将鸡蛋带到城里后,一个都没卖掉又拉回来,回来的路上不少鸡蛋又打碎了,她找到阿娟寻求帮忙。


阿娟拍了个捡鸡蛋跳舞的视频,这个视频卖出去3000枚鸡蛋,相当于一个当地村民一年卖出去的量。



然而,故事的发展并没有如此美妙。


这次城市姑娘与山间村民的合作算不上愉快,发出去的3000枚鸡蛋有臭的有坏的,相当一部分订单被退单。


她又尝试卖不容易坏的土豆,但土豆售价低,而运输成本极高。彼时,没有快递愿意来到小金县,当地人寄送快递需要到60公里以外的县城。


没有办法,阿娟先包车将土豆运到成都,再在成都发往全国各地,一单的快递成本就超过20块,而当时一份土豆的售价不多29块钱,阿娟相当于卖一单赔一单。


她在不断寻找解决办法,一方面加强产品的品质把控,亲自去收购农产品把控质量,一方面用大量的订单换取更低价的快递,也尝试用诸如虫草、松茸等高价产品弥补利润。


然而到2018年下半年,农产品损耗和快递成本虽有改进但没有完全解决,高价产品很难打出销路。


阿娟有些熬不住。一个月光快递打包人员的成本就几万块,而农产品卖一单赔一单,高价产品则难出销路。

“当时我老公就说要不算了,再回去干旅游吧,我就说再坚持一下,坚持到年底,如果还不行,我们就不做了。”


3


一个人与一群人


事情有了转机。


2018年,抖音“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启动。


依据抖音官方统计,当时,抖音上最热门的100个县域景点,约30%都在贫困县。为让这些被埋没的风景被更多人看到,抖音对贫困地区的好风光进行流量倾斜。


也是在2018年年底,阿布开始尝试拍摄抖音,用手机镜头来展现诺丁山的蓝天、白云,如文章开篇所说,一条展现雪后山间景象的短视频,观看量超过2000万次。


手机那端的网友,被美景所吸引,转而好奇的打量起这个养着一条狗、胡子拉碴的男人以及他所生活的山村。


除了景色,阿布也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在山中烤鸡,制作美食,和名为希拉的狗子玩耍。


阿娟坚持拍着藏区的山间故事,她将重心放在藏区的人上。



她没有停更过一天,即便是生孩子当天,从产房出来,她第一件事就是问丈夫抖音发出去没有,得知丈夫不会操作,她立刻亲自上手。


2018年年底,抖音购物车功能上线,阿娟可以将农产品直接挂在视频下方直接供粉丝购买,一下子各种产品的销量陡增,阿娟又看到了希望,决定继续做下去。


当然,这些记录山间好风光的创作者们在不知不觉间,有了新使命。


阿布成了当地青年的标杆,原本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愿意返乡创业。


在他的带动下整座山的民宿发展起来,共计出现5家高端民宿,10余家农家乐。也间接带动了村民房屋租金收入,一固定宅基地租金一年3万元起。



阿娟的担子更重一些。


当她发觉做拍抖音能够帮助销售农产品后,便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主播公益培训。截止目前,在小金县公益培养了几百个乡村主播,在阿坝州展开了总计几千人次的公益讲座。


2020年2月,阿娟所在的阿坝州宣布全州脱贫,阿娟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脱贫之后就是要过得好,我之前是做旅游的,很清楚在四姑娘山脚下的小金县所具有的旅游价值,看怎么能帮助老百姓一起吃上旅游饭。”

她开始打造藏式民宿,与村集体签约,整村改造,已经签下9个村子,带动近千户山区家庭致富。



这可能就是“山里DOU是好风光”的含义——既有山区美景,也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或努力或有趣,或拼搏或生动,更重要的是它让山区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4


还未到松口气的时候


当然还远远没有到松口气的时候,无论是阿布还是阿娟,以及众多的山间创作者们依旧在拼命奔跑。


2022年9月5日,甘孜州泸定县发生了6.8级地震。


若丁山所在地刚好处在震中。


地震那天,阿布正站在阳台,突如其来的巨大摇晃晃断了栏杆,他被甩飞了出去。翻身起来,他发现女朋友伊娜还在厨房做饭,一个箭步冲到屋里把她拖了出去。


两个人站在空地上,眼睁睁地看着地面随着震动冒气灰尘,营地上四个房子,三个被震裂,一个接近倒塌,多年心血一片狼藉。


阿布顾不上悲伤,在把客人安顿好后,他拖着受伤的腿,一瘸一拐的往山下走去——他所在的村子在半山腰处,他的亲人们都在那里,他需要回到村里组织营救。


这次地震,让刚拉起的网络基站被毁坏,通往若丁山的道路断了,海螺沟景区也不得不暂停关闭。


直到今天,地震所带来的影响依旧没有消去。



阿布没有气馁,就如当初在凭空造出一个“若丁山”一样,他不断地寻找着解题办法。


这次他选择做直播,若丁山在他的直播间里复苏了。


阿娟也在不断地面对难题攻克难题,当下摆在她面前的难题更多在”人“上。


她试想通过合伙的方式让整个村子致富。不同于普通民宿,农民出租宅基地,经营者出租金,农民拿到3万租金后,之后的经营与他再无瓜葛。阿娟想让村民参与房屋改造和经营,双方共同分红。


然而认知上的巨大差异,在与村民的沟通中,宛若隔着一条鸿沟,她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穿越过来的人。


即便是丈夫家的老房子做改造也颇费周折。


阿娟坚持盖石头房,外部有宽大厚重的石头,屋内密铺木头,并描绘各种彩绘,极具藏族特色。但水泥房便宜,在村子里正流行,公公一家坚持盖和汉族一样的水泥房。


在一次争论中,阿娟情绪有些激动,她拿出手机,搜出罗马建筑、希腊建筑、巴洛克建筑,将全世界的主要建筑风格都跟公公讲了一遍。


这位藏族老人应该没有听懂阿娟嘴里的各种名词,但基于对自家儿媳的信任以及看到她的执着,还是松了口。


这只是开始,她曾经五次上门商谈改造房屋的事宜被村民赶了出来,也因左邻右舍恶意阻挠迟迟无法施工。


她厚着脸皮带着村长不断上门游说,也学着像村中妇女一样据理力争。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抖音已经给了流量,那就要将这个流量最大化,无论有多少困难,都不能退缩。


“我就像是一个’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

阿娟说道。



坚韧、理想也是这些乡村创作者的关键词。


抖音“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升级似乎又是一种雪中送炭。在旅游复苏之际,给到乡村创作者们流量扶持、培训课程,以及数字化的运营工具。


当下,都市里的年轻人被“内卷”消耗,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躺平”时,在大山里的他们正在拼命奔跑,带领一群人改变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