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特别呈现|拐点之后,蓄力上行:2022,中信银行的进位之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1 11: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向前,越精彩”




过去一年,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包括银行业在内的诸多行业积极参与助力稳经济大盘,在支持实体经济中加快转型发展。根据监管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在疫情影响和宏观经济承压之下,可以看到部分银行经营表现仍显现出较强韧性。


中信银行刚刚发布了2022年成绩单,再次印证了自身持续向上的发展势头。据年报披露,2022年中信银行营收继续稳步增长,达2113.92亿元,增幅3.34%;净利润达621.03元,增幅11.61%,保持两位数增长,体现了其持续深化的经营能力经受住了经济周期的考验。


资产质量和回报是衡量商业银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2022年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不良贷款率1.27%,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量、率连续两年实现“双降”,同时拨备覆盖率突破200%,达201.19%,风险抵御能力增强。资产质量的持续向好为收益提升奠定了稳健基础,2022年中信银行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0.76%、10.80%,连续两年双升。


复盘中信银行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不只有亮眼的数字,更有明晰的战略布局、定力以及行动力,也有资本市场对中信银行的认可与信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信银行A股股价复权涨幅15.09%,H股股价复权涨幅12.94%,A股、H股股价和总市值涨幅均位居股份行前列。


“双升、双降、市值增幅大”,显示了中信银行近年来纵深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控新”“清旧”双管齐下的卓有成效。与此同时新增长动能持续增强,这一切变化都让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信银行的投资价值。




价值银行与价值重估




截至3月31日,中信银行A股、H股股价在去年高增长基础上,分别上涨了9.04%、14.16%,这样的可观涨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近期“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对国资背景上市公司的“外力”加持,但是中信银行自去年年初以来估值的不断修复,更多要归因于其近年来转型发展之下“内功”的不断提升。


重构与转型,一直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在过去五到十年计算周期里,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变到探求“价值”突破,成为银行从业者们的努力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的价值创造需要多维度综合统筹,包括银行需要有效调整资产端结构,以应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和利率环境变化;银行需要有效应对客户需求变化,打造新环境下全渠道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运营能力;银行还需要积极应对金融科技、外部环境风险、风险控制等等新旧议题。简而言之,银行需要时刻以客户为中心、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统筹分配对公与零售、信贷与中收、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等资源和能力,为市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唯有创造价值,才有立行之本。


据此,近年来中信银行围绕价值创造,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转型升级。应该说,中信银行的转型蜕变绝非2022一年之功,早在2019年方合英就任中信银行行长后,这一系列蜕变与成长就已经悄然展开。2020年,中信银行针对历史发展“顽疾”,提出聚焦“稳息差、拓中收、去包袱、做客户”四大经营主题,攻坚克难,对症下药。2021年,中信银行发布新三年规划,围绕布局新增长动能制定“强核行动”方案,着力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2021-2023年初,中信银行在坚定战略执行的同时,调整了财资、风险、零售、对公、金市、科技等板块组织架构,力图打破竖井藩篱,通过条线、业务、客户、产品、服务以及内外部资源协同联动,重焕组织活力,打造对客户全链条、全维度服务能力,其最终的核心诉求就是:不断厚植内生增长动能,围绕价值创造持续发力,打造新一代价值银行典范。


数据进一步佐证了中信银行的价值赛道生长力。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零售财富管理规模3.91万亿元,增幅12.36%;资产管理规模1.58万亿元,增幅12.39%;综合融资规模12.3万亿元,其中对公综合融资规模9.48万亿元,增长超7700亿元。全年非息收入达607.45亿元,增幅7.21%,占总收入比例持续扩大,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轻型发展的显著成效。可以说,中信银行已经在价值银行的赛道上越发具有竞争力,可以预见,经受住了严峻挑战的2022年,在外部大环境持续向好的2023年,中信银行有望继续稳步向前,未来可期。




拐点之后,蓄势上扬




方合英行长在2019年上任之初就提出银行工作要“谋远、谋好、谋快”并举,这需要统筹谋划、久久为功,要长期坚持下去。三年规划实施以来,中信银行管理层按照此“三谋”谋篇布局,在追求较快发展的同时,也追求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剖析2022年报的相关数据和亮点,可以看到中信银行已然取得丰硕成果。


成果一:

跨过资产质量转折点,风控体系再夯实


根据年报披露,2022年中信银行不良率、问题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核心指标均达到2014年来最好。在多家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剧增,不良率出现反弹的情况下,中信银行不良率依然延续下降走势,在2021年下降0.25个百分点基础上,继续从1.39%下降到1.27%,远低于商业银行去年整体不良贷款率1.71%,问题类(不良+关注)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至2.9%。相比于一些银行借助释放拨备增厚利润,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进一步上升21个百分点至201.19%,走出一条靓丽的抗周期曲线。此外,中信银行正常类迁徙率达2.26%,关注类迁徙率达29.38%,分别同比下降0.72、3.49个百分点;逾期贷款自2019年以来持续保持“量率双降”,其中逾期贷款率全年下降0.26个百分点,也是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中信银行的历史包袱已经出清,从此可以轻装上阵。”在中信银行3月24日召开的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行长方合英向媒体及投资者宣布。


数据背后蕴含的是中信银行不断优化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提升的风险管理能力。近年来,中信银行围绕“控风险有效,促发展有力”的核心目标,推动了一系列优化完善工作,从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到健全体系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再到如今中信银行正着力提升这套经过三年疫情检验的风险管理体系的价值贡献,中信银行的风控成效已赢得资本市场越来越多认可,面对资产质量这道“坎”,中信银行已经“轻舟行过万重山”。


成果二:

“新零售”全面落地,积蓄势能待飞跃


在出清资产质量历史包袱的同时,中信银行也在加快培育新增长动能,“势”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凸显在中信银行的零售业务领域。


2022年初,中信银行管理层首次系统性阐释了自己的“新零售”全图景,并表示正在构建以财富管理为主体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价值链,旨在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牵引,打造“全功能”的客户首选财富管理主办行。过去一年,“新零售”战略全面落地,打开了零售业务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整个财富管理市场疲弱情况下还是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客户数量上,贵宾客户达115.6万户,私行客户达6.7万户,富裕、贵宾客户年增量达去年2倍以上,私行客户增幅同业排名前列。


在整体环境对零售业务不那么友好的2022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有更多“积蓄势能”的举措在稳步实施,比如组织机制方面,各分行零售板块组织架构调整逐步落地,人才培养渐渐充实。再如系统方面,中信银行首次采用企业级架构理论落地新一代个人信贷“鲲鹏”系统,将“以客户为中心”、场景化运营的“开放”理念全面融入系统重构,全面优化了与外部合作方的系统直连,完成了个贷产品体系、风控体系、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等方面的重建与升级。相信在居民住房、消费市场逐渐复苏的2023年,中信银行蓄势后的零售业务有望迎来新一波发展。


成果三:

中信协同赋能发展,联合舰队再升级


协同作战亦是中信银行的一张特色名片,堪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差异化护城河,其背后依托的是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产业全覆盖”的独特优势。2022年中信金控的成立,则进一步放大了集团协同优势,为中信金融板块子公司的融合聚力提供了更坚实的抓手,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更畅通的渠道,也实现了金融资源的更好统筹。


中信金控通过各家子公司共同议事规则和沟通机制来群策群力,共同研判市场重大机遇,共同制定方案,共同部署推进营销。2022年,中信银行与集团联合融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协同拉动资产托管规模新增近万亿元,协同支柱作用更加彰显。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金控平台为中信银行提供了强大投研支持,通过共享产品资源、互通产品策略、共建营销舰队,聚合多元化渠道力量,为实现需求端与供给端高效对接提供更多可能。2022年,中信银行零售代销金控子公司金融产品千亿元,零售交叉销售新增获客130万户,客户推介和协同营销机制更加成熟。


成果四:

重塑公司金融优势,特色单品齐开花


依托价值银行的理念,银行的角色已经由传统“信用中介”,向“聚合型服务中介”的升级。在中信银行的传统对公领域亦是如此。比如投资银行业务强化产品创新,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和支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市场第一;交易银行推出“交易+2.0”生态体系,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司库业务同业前列,首家上线司库平台,落地18家央企和332个产品;国际收支突破4000亿美元,代客外汇资金交易突破2000亿美元,结售汇和国际收支创历史新高、稳居股份行第一。


2022年中信银行对公业务中一大亮点就是司库业务的突起。中信银行抓住政策端加快央企司库体系建设的机遇,以轻咨询、轻实施、顾问服务等形式深度参与央企司库工程建设,并提供中信司库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系统建设方案以及咨询顾问服务方案等。上线的“天元司库”系统成为首家拥有独立司库管理平台的商业银行,目前已经与几十家央企等客户达成不同类型合作,丰富了中信对公服务的新内涵。当大部分同业还在准备司库业务的时候,中信银行的司库服务已经准备好了。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综合平台优势,中信银行对公业务形成了独特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在过去的2022年,中信银行对公客户总量突破100万户,对公基础户和有效户分别较年初增长14%和13%,对公业务优势得到持续深化。


成果五:

擦亮“金市业务”名片,业务发展更均衡


金融市场板块业务是2022年中信银行的一大业务亮点,也是其传统优势业务的深化体现。2022年,金市板块营收和中收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收达223.4亿元,全行占比36.77%,较去年提升5.33个百分点。债券、外汇和票据业务实现交易价差收入超60亿元,同比增长140%;托管业务收入35.1亿元,增量位于股份制银行前列。


中信银行在2022年对金市板块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从架构体系、机构销售、品牌优势、分层经营、科技赋能等多维度推进同业客户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实现客户经营体系迭代升级,打造了银行金市板块多项同业前列排名,在市场上树立了广泛的影响力。


成果六:

持续加码金融科技,实现数字化转型跨越


积蓄势能、赋能业务发展,还体现在中信银行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上的持续投入。2022年中信银行科技投入87.49亿,是2019年1.8倍。从2019到2022年,中信银行科技投入已累计近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营收占比从2.6%增加至4.1%,投入规模在股份行中仅次于招行。


2022年初,中信银行新设一级部门大数据中心,整合近千人的大数据团队,专门配合全行业务部门推动数字化建设,开展数字化场景探索、需求管理、应用落地,沉淀数字化能力。大数据中心启动了以北极星指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围绕零售、对公、金融市场三大业务,在客户、渠道、产品数字化等场景同步发力,基于不同业务线特点,以指标为导向、“数据+算法”为驱动,加速智慧应用场景,沉淀新打法,助力业务创新发展。


比如在公司金融领域,中信银行围绕提升低成本结算存款目标,制定每个客户层级下“千企千面”的营销策略,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商机,为一线营销提供精准指导,助力中小微企业的主结算户增长约13.8%。在零售金融领域,基于机器学习和运筹优化等技术,已实现部分客群用户经营策略的自动化生产,在提升零售客群精准营销,减少无效策略方面成效显著,试点场景客户升级率提升10%以上,AUM增量达30%以上。




中江举帆,未来可期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迎变应变从未休止。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动荡年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行业和市场都在剧变的大背景下,前瞻的视野、变革的决心、核心的能力以及坚决的执行力,都将很大程度决定一家企业的长期增长逻辑和市场认同。


银行业,更是如此——因其基底和枢纽价值,其承载的是国民经济运转的血液以及万千家庭美好生活的愿景。回望过去一年以及这三年,实际上自中信银行提出“342强核行动”以来,中信银行的战略和行动一直非常坚定。过去一年,伴随其战略成果的不断落地,其脉络更加清晰,且具有普遍的行业借鉴意义。


一方面,革故鼎新,向内求索:修炼好自己的内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过去几年,中信银行一直把“去包袱”作为该行最重要的经营主题,突出体现坚持“宁让利不让风险”的风险应对理念,经过“纠治期”“调理期”和“健体期”等多个阶段的稳妥推进,不断夯实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向稳。


另一方面,向下扎根,金融为民:无论身处何种阶段,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是中信银行开展一切工作的本源和落脚点。从新市民、边远地区的普惠金融需求,到线下网点和APP的便民助老改造;从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领域的信贷投放,到体系性推动ESG建设、助力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不断向下扎根,确保根深叶茂。


面向未来: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趋势,紧跟政策导向,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对于2023年的经营思路,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表示将继续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打造价值银行”两条主线,并进一步坚持“稳息差”“稳质量”“拓中收”和“拓客户”四大经营主题。


2023年中国GDP增速目标设在5%左右,也蕴含着未来十年经济总体平稳运行、持续深化发展的方向,而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加紧步伐。尽管市场认为这一增速目标相对保守,但对银行业来说仍是利好。经济稳健修复预期下,行业资产质量压力有望得到缓解,盈利能力也将企稳回升。


恰如方合英行长在年报致辞中所言:“跨过逆境即是辉煌,我们一定会在建设价值银行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这代表着中信银行对未来的信心,而穿透过去一年中信银行的成绩和布局举措,可以期待这份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去达成。


拐点之后,中信银行继续积蓄势能,走在“向上之路”。


*本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