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这是一家“瘆人”的客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9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大家开心游玩的五一假期中,一则新闻吓坏了游客们:

一位到拉萨旅游的网友,称自己入住的客栈房间床下发现了一具尸体!自己还在藏尸的床上睡过。

经过警方连日的追捕及侦查,目前已将主要嫌疑人抓获,案件进入进一步调查阶段。

这个事件一出,不少旅途中的人蒙上心理阴影。还有一些住过或关注过该客栈的网友表示:这家客栈本身就很“瘆人”。

原来这家网红客栈的装修风格极具特色,使用了浓重、大面积、饱和度较高的色彩,比如红色和橙色。

有住过该客栈的网友表示,房间色彩“让人压抑到翻来覆去睡不着”。也有网友表示,“看房间的颜色和装饰就睡不着”。

这样的装修风格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让人害怕的配色?

色彩是人类视觉感官最先接收到的物理现象,能在人脑中形成主观的立体影像,影响人对空间的整体初始印象及体验感。

色彩搭配给人带来的体验差异,来自人类演化过程中“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色彩对比强烈的配色,会使人们感到不安,因为自然界中这样的配色不多见,就像恐怖片海报上常出现的黑白系配色,通常会让人感到压抑。

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时尚经典的“黑白配”在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配,尤其在店铺招牌领域。“黑白配”使人们联想到葬礼、丧事而感到不适,而当黑色遇到低明度与低纯度的冷色时,则会使人联想到暗渠、地道、夜晚和密林等,并给人寒冷、萧条、寂静、恐怖和潮湿的感觉。

图源:参考资料[6]

让人感到压抑的颜色只有黑色、冷色系的色彩?其实不然,鲜亮的颜色也可能会给人以压抑和不悦的感受。

就如上述拉萨的网红客栈,大面积使用红色和橙色,早在此番出事前,就有不少人在网上吐槽“房间颜色对比度太强、饱和度太高,晚上容易睡不好觉”。

图源:携程旅行官网

为什么大红配橙色这样鲜明、温暖的颜色也让网友们感到不适?

因为“刺激”。

可见光中,论穿透力强,红光第一,橙色第二。红色和橙色都是饱和度极高的暖色,能体现精神饱满、欢乐、胜利等情绪,但亮橙色及红色富有刺激性和兴奋性,对人的视觉有强烈的刺激感受,难怪很多游客睡不好。

而且,红色也是恐怖的配色界的“扛把子”。

在互联网上搜索“恐怖”关键词,很多原本象征喜庆的大红物件,都变成了恐怖的典型代表,很吓人。

那么,原本鲜亮明快的色彩,是怎么营造出令人恐惧的氛围的?

大红配色也恐怖?

在有些画面中,黑夜中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不仅没有让人感到吉祥喜庆,反而让人毛骨悚然;本应充满喜气的红花轿也让人望而却步。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里呈现出来的中国风韵及中国式的美学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放到今天来看简直是妥妥的“恐怖”:挂满红灯笼的神之围楼、红色帷幔装饰的床榻、一袭红衣的椿……如果多个元素同框出现,简直恐怖升级。

图源:电影《大鱼海棠》

古装影视剧里的结婚场景也经常“翻车”,透露出的不是浪漫氛围而是恐怖美学。《苍兰诀》中的婚礼在昏暗的红烛灯影下让人不寒而栗;《请君》里的红色帷幔、喜服、蜡烛看得人想立马逃离。

图源:影视剧截图

其实,诡异的配色不止出现在影视剧中,在现实生活的某些场景也会运用。密室逃脱中特定主题的房间装修布置、打着“国潮”名义的酒吧等也是充斥着恐怖的红色。

图源:小红书

前不久,TikTok上一段新加坡网友的“收房”视频也引发关注。由于整座公寓内饰是鲜亮的正红色,令整体画面显得十分诡异,仿佛恐怖片现场。

图源:TikTok 丨 其实恐怖片都不敢这么用色

那么,本应是“积极”“热情”的红色,为什么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呢?

红色在所有色彩中具有强烈的力度,因此人的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不同纯度的红色也会带来不同的感觉,当红色明度变低,彩色也会随之降低。以红黑为主的色调,则会给人压抑、恐怖的感觉,产生负面意象:压迫、恐怖、血腥、暴力。

而色谱中仅次于红色的鲜亮色彩“橙色”,给人的视觉感官刺激也仅次于红色,也能产生危险、躁动的负面意象,由于与红色色相相邻,常作为“余晖”隐藏在恐怖的画面中,也能独立渲染恐怖气氛。

图源:电影《大鱼海棠》丨 橙红色调下的恐怖氛围

图源:游戏《纸嫁衣2》丨 橙色调下的恐怖氛围

那么色彩和心理情绪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色彩与心理感受
心理学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色感时,会勾起人类潜意识中对这个色彩的“印象”,产生联想,从而导致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

画家是最擅长通过色彩来诠释心理感受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的著名画作《呐喊》主体就是在橙黄为主的血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刻画出人物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

色彩心理学认为,色彩除了影响人的心理,还会进一步支配人的行为。

有国外研究发现,在红光的照射下,人们的脑电波和皮肤电活动都会发生改变。同时,人们的听觉感受性下降,但握力有所增加。

这是因为红色对人类的刺激最强。

红色是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约为625到740纳米,穿过空气的能力最大,且红色信号比其他的信号更明显。所以汽车尾灯、警示灯通常都是红色,以便驾驶员能在红灯亮起时迅速作出减速或停车的反应。

除了提醒和警示人们,红色甚至还能增加比赛时获胜的概率。纵观世界足坛,红色的球衣是很多国家和俱乐部的最爱。有人对竞技比赛中身着红、蓝色运动服的运动员胜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身穿红色服装的运动员胜率要高出5%以上,这就是“红色冠军效应”带来的结果。

图源:参考资料[2]

参考资料:
[1]张滨,林寅含,胡怿宁.基于色彩心理学理论的空间治愈性设计研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23(03):120-121.
[2]搜狐:为什么许多球队对红色球衣情有独钟?
[3]春雨医生:世界杯背后的心理学:穿红色球衣的更易夺冠?
[4]网易新闻:探寻《大鱼海棠》里的中国风韵
[5]知乎:颜色可以在多大程度影响人的判断和决策?
[6]SunI视觉设计. 配色速查1分钟秘笈:对比配色[J].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星标一下,我们永不走散~

推荐阅读

多地官员“赴淄赶烤”,能学到什么?


男子火车上被持刀杀害,刀具如何能过安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