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香港国泰航空面临倒闭,港府砸273亿施救!此前曾出54亿救海洋公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0 1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疫情之下,全球的航空业都受到影响,各国“封关”,出行减少,这可能是航空业最难的一年了。

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也不例外。据港媒报道,国泰航空的财政困难,并且已经陷入了倒闭的边缘。

所幸,香港政府昨日宣布出资273亿,输血国泰航空。

随后,国泰航空宣布了以390亿元的资本重组计划。

国泰主席贺以礼坦言,“如没有政府注资,集团可能会倒闭,非常感激香港政府支持。


香港第一大航空公司,怎么就要破产呢?



1946年,两位曾在“驼峰”航线飞行的前空军飞行员,在香港创立了国泰航空。

国泰航空是太古集团成员,以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其枢纽。旗下包括多家航空公司,曾四次赢得 Skytrax“世界最佳航空公司”荣誉的航空公司。


作为香港第一航空公司,在疫情面前,也有些无能为力。

早在2016年,国泰因燃油对冲投资活动失利而录得巨额亏损,2018年才逐渐恢复盈利。

但2019年“反送中”示威游行拖低载客量、中美贸易战拖低载货量,国泰航空遭到双重影响。

2019年全年业绩只录得净利润16.91亿港元,同比下降近28%。

2020年的新冠疫情蔓延直接令全球航空业陷入瘫痪,国泰也未能幸免。

疫情期间,许多航空公司的飞机都只能停在机场。


国泰主席贺以礼表示,国泰并无经营本地航线,需要完全依赖跨境旅游活动,去年年中开始的修例风波及现在的疫情爆发,都令公司境况难上加难,现在公司客运收益已跌至去年约1%的水平。

公司年初现金水平约为200亿元,开源节流之下仍每月需净流出25至30亿元,而前景依旧十分不明朗。

贺以礼表示,若无资本重组会很快花光所有现金。

因此资本重组是国泰唯一可用的选项,否则将会倒闭。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预计,国际客运需求最早于2023年方能重返疫情前的水平。


港府为何出手相救?



答案就是香港要保住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解释了这次投资决定:主要是巩固香港作为区内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以及减低关键系统性风险。

他指出,航空业占本港GDP的4.9%,包括有近7.8万人于机场上班。

航空业不但带动商务客的往来,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同时也支撑物流运输、旅游及餐饮等行业,而且政府正投资第三跑道,预料可创造12.3万个职位,对香港发展及竞争力相当重要。


国泰在本港航空业扮演重要角色,其占香港国际机场约57%客运量及41%的货运量,并拥有众多航权,全球的220多个航点中,有49个客运点及14个货运航点只有国泰提供服务,频密的直航服务有不少是由国泰提供。

若任由国泰倒闭,由于本港另一间航空公司规模小,未能接手相关航权,若由内地或外国其他地方航空公司取得本港航权,对本港未必有利。


陈茂波指出,多国政府已推出支援航空业措施,国泰作为以香港为基地的主要服务提供者,其持续稳定的运作是维持这个航空网络的要素之一,为此决定向国泰作出273亿元投资,一方面支持航空枢纽的发展,同时亦可获得合理投资回报。


273亿,钱从何来?



 据了解,注资主要透过外汇基金下的土地基金进行,当中七成、即约195亿元用以认购国泰优先股,其余约78亿元为过渡性贷款。

陈茂波指,此项投资项目预期内部回报率可达到4%至7.5%的水平,较土地基金过去6年投资于外汇基金投资组合所获取的平均回报率3.7%为高。


陈茂波强调,今次投资并不意味政府「入主」国泰,特区政府无意长线持有这些股权,亦不会参与国泰的日常营运。

值得留意的是,政府这次认购的195亿元优先股,是一种融合债券及股票的财务工具,有别于普通股,不会显示于交易后的国泰股权权益中,但获发的19.5亿元认股权证则可兑换普通股,会计入交易后的权益当中,政府行使后相当占6.08%权益。

 

国泰重组计划

1.向政府发行优先股及认股权证

a)优先股:认购金额195亿元;

b)认股权证:5年内可行使,总行使价为约19.5亿元;政府行使后,将持国泰6.08%股权

2.供股「11供7」集资117亿元;供股价每股4.68元,较8.81元现价折让46.88%

3.过渡贷款政府提供78亿元过渡贷款融资

集资总额:390亿元



资本重组计划进行之下,国泰进行了新一轮的「节流」减薪措施。

贺以礼透露,高层最多减薪30%,自己和行政总裁邓健荣减薪30%,执行董事减薪25%,其他董事减薪20%,各总经理减薪15%。普通僱员则自愿在6个月内共放三周无薪假,平均约减薪11%。



重组前后股权构成:




此前港府50亿救海洋公园



前不久,香港非牟利机构海洋公园因近月疫情影响深陷财困,若未能解决资金流问题或于6月底花光所有现金,面临倒闭之际,政府帮助其向立法会财委会申请拨款54亿元,协助海洋公园偿还贷款和应付未来一年营运,最终获通过。本周六,香港海洋公园就将重新开放。


港府出手为何如此阔绰?



273亿+54亿元,仅仅两家企业,港府就花掉了327个小目标。

当然这还不是港府花掉的大头,早前,香港为了缓解市民们的经济压力,香港经济的发展,向向18岁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发放1万港元补贴。


疫情期间,香港还投入推出了1375亿元的抗疫基金,其中800多亿保就业,210亿元支援受影响行业。

粗略一算,港府这样就花掉了两千个亿。


但是港府并不在乎,关键是好钢花在刀刃上。

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虽然会推高财政赤字,惟在此百业萧条、民生困顿之际,解燃眉之急必须应使则使,亦是把钱用在刀刃上,无可厚非,展现了政府的担当。


那么,港府钱从哪里来?

据了解,港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为5000-6000亿左右。

其中包括经营收入和非经营收入。

其中地价收入是最大的收入来源,约占26.7%,精髓气候的是利得税22.1%,印花税15.1%、薪俸税10.1%和一般差饷3.6%,这五项占据了香港政府整体收入的77.7%。2017年-2018年度的收入是6124亿元,2018-2019年度收入为6045亿元。


经营收入主要来自地价收入,比如说公开拍卖及招标的土地,修订现行土地契约、换地及续订土地契约。2017-2018年地价收入为1636亿元,2018-2019年为1210亿元。

这样算来,在财政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花掉香港2000多个小目标,帮助恢复经济,保住民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来源:综合大公、文汇、商报、 立法会秘书处资料研究组


往期文章





公开叫板“国安法”,香港公务员为何屡屡挑战政府政策

“黑暴”给香港带来了什么?三位港人讲出了他们的故事,值得警醒

香港一退休老师死后豪捐4.6亿!生平曝光令人感动

疫情冲击严重,香港18万公务员集体冻薪,有中产竟需领援助


點知天下,了解香港,了解大湾区,全方位的资讯平台。

扫码點知世界大事!


点一下“在看”会更好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